修長秀美的小篆,雄渾典雅的隸書,樸實端正的楷書……千百年來,字體不斷變化,書法卻始終是國人關注的焦點。好字如畫,觀之賞心悅目,寫之修心養(yǎng)性。一筆一劃,筆尖紙上,濃濃墨香,舒緩情緒,洗滌靈魂。合肥的朋友,你想學習書法嗎,你想結識志趣相投者嗎?眾眾網小編已經為你精心挑選了佳館好地,找點空閑,找點時間,開啟自己的書法夢想吧。
書法家在學養(yǎng)上一定得【尋根】中國書法是漢字的造型藝術,漢字是中國書法藝術造型的母體。魯迅先生在《漢文學史綱要》中說得很好:“漢字具三美,意美以感心,一也;音美以感耳,二也;形美以感目,三也。”這形美、音美、意美的漢字,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與文化傳承5000年而歷久彌新的根。所以,書法家對漢字必須有敬畏之心、神圣之感、摯愛之情。在學習了解中國書法發(fā)展史的同時,應當深入研究中國漢字的演化史,做到對漢
創(chuàng)作時不注意選書切合主題的詩文。例如,參加國慶節(jié)的書展,寫的是杜甫的《春望)詩:“國破山河在.城春草木深……”又 如,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的書展,寫的是王維的《竹里館》詩:“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長嘯……”這顯然不合時宜,文不對題。還有在寫完詩詞正文后,行款時采用“頓首”一詞,這是并末真懂“頓首”含義所致。再有,行款時“節(jié)錄”、“節(jié)選”、“節(jié)抄”與“某某某書”前后并用,亦顯得重復。又有,在寫完正文后,
“很多人都有學好書法、寫一手漂亮漢字的愿望,也有很多人學過書法,但沒學好,如果問:“為什么沒學好呢?”答案是共同的:“沒堅持下來”??梢?,“堅持”是何等的重要。堅持不斷,就是要堅持每天學習,哪怕每天只學習10分鐘。如果一暴十寒,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不論學習什么,肯定是學不好的,尤其開始學習的階段。
在書法全部過程中,你想追求生動嗎?有點看點嗎?你想追求神采嗎?有點品味嗎?那么你就要在,圍繞書法空間造型、書法空間分割、書法空間關系上,在繼承前人的前提下,下功夫、探索一下,造'字眼'運動。
【書法培訓】籀文是周、秦間通行于秦國的一種文寧,以周宣王《史捅大篆十五 篇》而得名,現在所能見到的是許慎《說文解字》中所注明“籀文”的 幾百字。從書法角度講,籀文和金文又合稱“大篆”,而又以“石鼓文” 為其代表,它的特點比金文更加規(guī)范,字體更加成熟,反映了金文向小 篆過渡的軌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