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• 海報新聞

  • 大眾網(wǎng)官方微信

  • 大眾網(wǎng)官方微博

  • 抖音

  • 人民號

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• 央視頻

  • 百家號

  • 快手

  • 頭條號

  • 嗶哩嗶哩

首頁 >學校動態(tài) >中小學校

傳承非遺文化 繪制甜蜜假期——遙墻中心小學四(5)中隊共同體活動紀實

2025

/ 09/29
來源:

大眾網(wǎng)

作者:

手機查看

  大眾網(wǎng)記者 王一剛 報道

  為深入貫徹落實濟南高新區(qū)教育文體部“三引導”行動要求,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,遙墻中心小學黨支部以“黨建+育人”為抓手,深化“伙伴+”學生成長共同體建設(shè),創(chuàng)新開展“夢想同‘萌’計劃”活動,構(gòu)建“紅色引領(lǐng)、家校聯(lián)動、社會協(xié)同”的育人新格局。

  暑假的時光,總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。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假期里,四年級5班一群熱愛傳統(tǒng)文化的學生們,組成了一支充滿活力的共同體小組,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。他們走進山東省文化館,參加了非遺公開課,親手制作糖畫,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開啟了一場甜蜜的非遺之旅。

  一、走進文化館,開啟非遺之旅

  山東省文化館,這座充滿文化底蘊的殿堂,承載著無數(shù)珍貴的文化記憶。活動當天,小組成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這里。在文化館的大廳里,一幅幅精美的非遺作品映入眼簾,從古老的剪紙到精美的刺繡,從傳統(tǒng)的木雕到靈動的糖畫,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。孩子們被這些精美的作品深深吸引,他們一邊欣賞,一邊互相交流著感受,對即將開始的糖畫制作充滿了期待。

  二、非遺公開課,感受糖畫魅力

  在非遺公開課的教室里,孩子們見到了糖畫制作的非遺傳承人。傳承人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糖畫的歷史和文化背景。糖畫,又稱“倒糖人兒”,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手工藝,它起源于明代的“糖丞相”,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。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糖畫的制作過程,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,眼中滿是好奇和向往。

  隨后,老師開始現(xiàn)場示范糖畫的制作。只見他熟練地將糖稀加熱至金黃色,然后用勺子輕輕舀起,手腕一轉(zhuǎn),糖稀在大理石板上飛快地流淌出各種圖案,一會兒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,一會兒是一條靈動的金魚,不一會兒,一幅幅精美的糖畫就呈現(xiàn)在大家眼前。孩子們被這神奇的技藝深深折服,紛紛躍躍欲試。

  三、親手制作,繪制甜蜜記憶

  在老師的指導下,孩子們開始了自己動手制作糖畫。他們小心翼翼地將糖稀倒入鍋中,耐心地等待糖稀融化。當糖稀變得黏稠透明時,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,嘗試著在大理石板上作畫。雖然第一次制作并不熟練,但孩子們的熱情絲毫不減。有的孩子畫出了簡單的花朵,有的孩子畫出了可愛的小動物,雖然圖案并不完美,但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童真和創(chuàng)意。

  四、傳承文化,讓非遺“活”起來

  這次非遺公開課活動,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糖畫制作的技藝,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小組成員們紛紛表示,這次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。他們說:“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,把非遺文化傳承下去,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我們的傳統(tǒng)文化?!焙⒆觽兊倪@番話,讓我們看到了非遺文化傳承的希望。

  非遺公開課不僅是一次技藝的學習,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。讓我們?yōu)檫@些小小傳承人點贊,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非遺文化的傳承中來,讓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(fā)出新的光彩。

責編:劉佳琦


審簽:路時川

責編:劉佳琦


審簽:路時川

相關(guān)推薦 換一換